河北亚东制药有限公司
新闻动态
新闻详情

科学减肥 享“瘦”生活

发表时间:2024-09-16 08:30

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工作压力增大,肥胖的人群越来越多,总有人能瘦下来,为什么不是你呢?送上科学减肥全攻略,学起来,动起来,瘦下来!

一、如何定义肥胖症?

WHO认定肥胖是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,指的是体内储存过多的脂肪,表现为脂肪细胞数增多或腹部脂肪堆积。

二、肥胖临床常用评估方法有哪些?

1.首选方法:体重指数BMI(体重(kg)/身高的平方(m²))


图片.png


2.理想体重(kg)= 身高(cm)- 1 0 5

超过理想体重20. 0 %以上为肥胖。

3.腰围、臀围及腰臀比值

腹型肥胖或中心型肥胖诊断标准:腰围:成年男性≥90cm、女性≥85cm,或WH O建议腰臀比值男性>0 .9 ,女性 >0. 8 5 ,诊断为中心性肥胖。

4.其他肥胖的临床评估指标:体脂含量、内脏脂肪面积、标准体重百分率等情况。

三、肥胖有哪些危害?

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

肥胖人群不仅会出现高血脂、高血压、高血糖等代谢紊乱症状,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。长期肥胖还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,使冠心病、心肌梗塞、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陡增。

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不良影响

肥胖患者常伴随脂肪肝,长期脂肪性肝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。肥胖还会加重关节负担,加速关节磨损和老化,进而诱发骨关节炎。同时,肥胖患者的尿酸水平通常偏高,容易引发痛风,表现为关节红肿、疼痛,严重时甚至可能形成痛风石,累及肾脏并损害肾功能。

影响睡眠质量

肥胖患者往往出现打鼾症状,睡眠中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,进而发展为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。

四、对于肥胖在临床上有哪些干预措施?

1、运动干预;

2、营养饮食干预;

3、药物治疗;

4、肠道菌群调节、益生菌或菌群移植;

5、中医药治疗;

6、心理及行为治疗;

7、代谢手术治疗。

五、肥胖人群如何做好生活管理方式?

减肥关键:三分靠动,七分靠吃

运动管理

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、长期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。

肥胖人群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,抗阻运动为辅。

1.每周进行150-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如:步行、快走、慢跑、竞走、长距离游泳、打太极拳、跳健身舞、跳绳、球类运动等,每周5-7天,至少隔天运动1次;

2.抗阻运动每周2-3天,如:杠铃深蹲、俯卧撑、引体向上、弹力带训练、哑铃弯举等,隔天1次,每次10-20分钟;

3.尽可能减少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,每天经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控制在2-4小时以内,对于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,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-5分钟;

4.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,建议夜里11点之前上床睡觉。

饮食管理

机体的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,从而导致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贮存。

1.控制总能量摄入,保持合理均衡膳食

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分别是:脂肪20%-30%,蛋白质15%-20%,碳水化合物40%-55%,早中晚三餐热量分配比建议为3:4:3。

2.少吃高能量食物,饮食清淡,限制饮酒

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400kcal/100g以上能量的食物,如油炸食品、含糖烘焙糕点、糖果、肥肉等,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,烹调油不超过20-25g,添加糖的摄入量控制在25g以下。

3.纠正不良饮食行为,科学进餐

重视早餐、不漏餐,不暴饮暴食,晚餐建议在17:00-19:00,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,但可以饮水。

4.食养有道,合理选择食药物质

结合中医“药食同源”原则,根据体质可适当进食麦芽、薏苡仁、橘皮、砂仁、山楂、当归、茯苓、山药、肉桂等。

5.安全减重,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

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3-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%-10%,每月减2-4kg,循序渐进,逐步减至正常体重。



声明:本文系转载内容,图片、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本平台留言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
首页       关于我们       服务领域      新闻动态       联系我们